【新时代百育教育】《银河补习班》揭露教育真相:孩子的逆袭,离不开父母的格局
发布时间:2019-07-29
近日,由邓超、俞白眉共同执导的教育题材电影《银河补习班》在火热上映。 剧情讲述了马皓文(邓超)曾是风光的亚运会火炬手,却因一次意外事故而入狱,让他遗憾地错过了儿子七年的成长。 他的儿子马飞也因此变得叛逆、成绩垫底,成为老师眼中的“问题学生”。 最后,马皓文通过自己的的特的教育方式,帮助儿子马飞提高成绩,也最终实现儿子的航天梦,成为一名宇航员。 |
这部电影有多火?据统计,截止今日的票房已累积突破4亿,网友们对其评价都相对较高。 看过电影的网友直呼:“看哭了,让人回忆起自己的童年。” 电影中有几个情节非常真实感人,其中一个就是马皓文躺在草坪上,教儿子马飞写作文的场景。 |
马皓文告诉儿子:“写作文最重要的是真,写你最真实的感受,写你相信的东西。” 这句话,触动了许多网友的儿时回忆。 |
最好的素材,来源于生活 就如高尔基所说:“富于感情,这是写好作品的最好手段”。而充满感情的素材,往往来源于现实生活。 《银河补习班》中的马皓文(邓超)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,当别人家的孩子日夜复习的时候,他却带着马飞去捉迷藏、去旅游、去看航展。 |
电影这个部分确实有“鸡汤”嫌疑,但这个方式一方面弥补了他对孩子缺失的爱,让亲子关系更亲近; 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孩子的见识,为孩子累积生活素材。那么心中有墨,提笔自然可以娓娓道来,讲出动人的故事。 还记得2018年浙江省少年作文大赛总决赛的一等奖作文吗? 申屠佳颖的一篇《孟婆汤》不仅看哭了她的父亲,还感动了余华、毕飞宇、叶兆言等作家和一众网友。 最后,这篇作文还被拍成了微电影,依旧看哭无数人。 相信孩子,肯定孩子 许多人成为家长之后,就拥有一个共同的特质,那就是:不满足。 孩子不写,挨骂;写好了,也挨骂。从未得到肯定的他,怎么还有兴趣再继续动笔写作文呢? 在《银河补习班》中,也有这相同的场景,“学渣”马飞一直被身边的人质疑: 他的妈妈说:没救了,这辈子就这样了。 教导主任说:你就像煤球一样再怎么洗,永远也变不成钻石。 唯有他的爸爸坚信,他的孩子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。 |
仍记得,我在上高中时,作文一直都是不上不下的,并没有特别出色之处。 但有一次,班主任挑选了我的一篇较为切题的文章,做了几处修改,并在课堂里大声朗诵出来,那时我的内心有着无以言表的澎湃。 同学们纷纷向我投来炙热的眼光,我心里暗暗发誓,以后一定要把作文写好。自此,写作文成为我的爱好,每次的考试作文也会用心对待。 到现在,我都一直感激我的班主任,感谢他的那一次肯定。 所以,请家长们肯定孩子的成果。或许正是你的一次无意中的夸赞,孩子奋发向上,不再惧怕“作文”这座大山。 |
德国有句谚语说,“一个家庭没有书籍,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。” 该国的一项研究表明,一个人在13岁最迟15岁前如果养不成阅读的习惯和对书的感情,那么他今后的一生中,将很难再从阅读中找到乐趣,阅读的大门可能会永远对他关闭。 所以,阅读习惯的养成,必须从孩子抓起。阅读能让孩子接触到一个从未认识的世界,也能让孩子对生活更有感悟。 许多成功人士,也有坚持阅读的好习惯。 |
为什么他们如此“痴迷”的读书?因为他们认为他们读书是通往成功的桥梁上性价比最高的一个方法。 阅读时候,你便可以与书中的作者“对话”,吸收时间淘洗后留下来的“人生精华”。 通过阅读,可以从他人的经历中积累自己的经验,迅速充实自己的大脑。 平淡的生活给不了孩子像剧本那般波澜起伏的人生体验,但阅读却可以让孩子感知到万千世界。 所以,一定要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,父母尽量挤出一点点时间,陪伴孩子阅读。 |
上一篇:【新时代百育教育】啥叫信任?
下一篇:【新时代百育教育】雨一直下!快收好这份儿童下雨天安全指南~